Go to the Contents

国家指定文化遗产

国宝

龍頭寺址鉄幢竿

龙头寺址铁幢竿(国宝第41号)

G癸酉銘全氏 阿弥陀仏三尊石像(国宝第106号)

癸酉铭全氏阿弥陀佛三尊石像(国宝第106号)

安心寺 灵山会挂佛帧

安心寺 灵山会挂佛帧
位于九龙山西边山脚下寺洞里Jeolgol村的安心寺里收藏着一幅佛画,毘卢殿里的佛壇前有一个木制盒子,佛像就保管在盒子里。

挂佛的上部略有损伤, 但整体的保存状态良好, 色度几乎原封不动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这幅佛画表述的内容是以释迦如来佛作为主尊,佛•菩萨和他们的弟子教化圣众和四大天王的护法神左右对称地站立着的灵山会相图。生动地再现了为了听说法,听闻圣众和地方佛聚集一起的情景。 在主尊螺发的头顶上立着又高又尖的肉界,在其中有界珠,眼睛、鼻子、嘴和胡须都被装饰化了,显示了朝鲜中期的佛画手法。

在佛画的下端有“顺治9年壬辰4月日”的黑字,因此被认定是在朝鲜孝宗3年(1652)制作的。

宝物

己丑銘阿弥陀如来 諸仏菩薩石像(宝物第367号)

己丑銘阿弥陀如来 諸仏菩薩石像(宝物第367号)

弥勒菩薩半跏石像(宝物第368号)

弥勒菩萨半跏石像(宝物第368号)

純誠佐理4等功臣録券(宝物第716号)

诚佐理四等功臣录券(宝物第716号)

龙华寺石佛将军</em>(宝物第985号)

龙华寺石佛将军(宝物第985号)

雲泉洞出土銅鐘(宝物第1167号)

云泉洞出土铜钟(宝物第1167号

菩薩寺霊山会掛仏幀(宝物第1258号)

菩萨寺灵山会挂佛帧(宝物第1258号)

安心寺大雄殿

安心寺大雄殿
安心寺大雄殿作为供奉安心寺主尊的法堂,是朝鲜中期一般的木造瓦家。据说新罗惠恭王11年(775)真表律师重建大雄殿。后来,朝鲜仁宗4年(1626)松庵大师再次重建。

现存建筑推测是1626年重建的,屋檐下面装饰的滴水瓦上刻有“康熙十日年壬子”的铭文,因此可以得知是在显宗13年(1672)进行翻瓦的,推测后来又经过了数次重修,才维持到今天的样子。

在由3层自然石构成的基坛上面,用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石作为主石。建筑构造是正面3间,侧面2间的多包式斗拱建筑,侧面也有功布,很与众不同。建筑内部的棚顶有龛室,让大雄殿看起来更加庄严。

保闲斋影帧

保闲斋影帧
这幅画像是朝鲜初期的学者、扶佐世祖登基的领议政申叔舟的画像。申叔舟字泛翁、号保闲斋、希贤堂,祖籍高灵。世宗20年(1438)考中了进士、生员。第二年,文科3等及第,担任了许多要职,并帮助世宗创建“训民正音”,立了大功。

世宗一登基就把他封为功臣,担任右议政和左议政,一直升到了领议政。申叔舟参与了《经国大典》、《世宗实录》和《睿宗实录》的编纂,且奉帝王的命令编纂了《东国通鉴》和《五礼仪》。画像以麻布作底,是功臣图像式的画像。在文官的平日服上有帽带和足座,身体略转向旁边,是描绘左侧样貌的椅像。

画像是在麻布上用稀的墨汁勾勒出草像,然后上色,之后用浓淡适宜的墨线清楚地勾画出轮廓,画幅较大。 官服胸背上的图案是直接用金箔或刺绣方式制成的,和后世常看到的刺绣方形胸背不同,是根据明朝的手法制成的。在云彩的下面有牡丹和锦鸡,按照当时的官服制度推测是正二品官。

在画像右边空白处,有申叔舟死后75年重新上色的记录,从现在的形态来看,之后好像再没有维护过。

桂山里五层石塔

桂山里五层石塔
本石塔是位于皮盘岭北边山脚下桂山里Jeoltol村桂山里寺址里存留的唯一的石造物。寺庙都成了废墟变成了田地,只有这座5层的石塔立在中心部,守着老地方。

单层基壇和5层的塔身被建造成圆形台,上轮部已消失,但整体的保存状态仍然非常良好。各层的塔身没有用隅柱或撑柱表现,1层是用4个面石建成的,但2层以上是用1个塔身石建成的。

只有1层和2层有2个屋盖石,以上只有1个屋盖石,1层和2层的屋盖石层级托是5段,3层和4层是4段,5层是3段,越往上越减少,可以给人安定感。转角也不是用曲线处理的,落水面短,是塼塔样式中的奇特样式,给予一种笨重的感觉。 而且,为了建筑上一层的塔身石,在各层的屋盖石上端有固定台,表现了结构上的特色。

这座塔受人瞩目的地方是塔的基壇和塔身省略了隅柱和撑柱,没有反转屋盖石和落水面短等特征。这种造塔方法表现了桂山里一带的地方特色。

史蹟

史蹟
菩薩寺霊山会掛仏幀(宝物第1258号)

上党山城(史迹第212号)

興徳寺址(史蹟第315号)

兴德寺址(史迹第315号)

新鳳洞百済古墳群(史蹟第319号)

新凤洞百济古墓群(史迹第319号)

新鳳洞百済古墳群(史蹟第319号)

井北洞土城(史迹第415号)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

清州出土順天金氏衣服および簡札(重要民俗資料第109号)

清州出土顺天金氏服装及简札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第109号)

清原求礼孫氏墓出土遺物(重要民俗資料第116号)

清原求礼孙氏墓出土遗物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第116号)

清原伝朴将軍出土遺物(重要民俗資料第117号)

清原传朴将军出土遗物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第117号)

中原金緯墓出土遺物(重要民俗資料第118号)

中原金纬墓出土遗物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第118号)

安東金氏墓出土遺物(重要民俗資料第217号)

安东金氏墓出土遗物
(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第217号)

果必轩老屋

果必轩老屋
G果必轩老屋是果必轩申逅(1708~1779)建造的传统韩式民屋。

建筑的构造以两间厅堂作为中心,左边有一间对面屋,右边是带前院的正面六间、侧面两间的成一字形的里间,里间里面有两间里屋和厨房,里间前面有带中门的粮房,还有由带有两间里屋和厨房的正面六间,侧面两间构成的厢房。

里间和厢房都是由单椽屋檐合阁屋顶构成的,现在申五植一家住在这里。

朴光佑 墓所 出土遺物

朴光佑 墓所 出土遺物
是把朝鲜中宗时期的文臣荜斋朴光佑(1495∼1545)的墓地从京畿道坡州郡条里面鰲山里移葬到清原郡南二面秀垈里的时候出土的所有遗物。

棺廓的材料是用香木制成的,是内外双重棺,棺的上面宽下面窄,采用了典型的上宽下窄形态,几乎没有腐烂,保持了原形。

内棺的底部铺有大小适中的木板,是用火穿了七个洞的七星板,引人注目。

内棺长250.5厘米,宽69.6厘米;外廓长280厘米,宽95厘米。在尸体的脚底有5个青铜铃铛,表面没有任何装饰。铃铛长2.3厘米,直径为2.6厘米。

白瓷小壶推测是朝鲜时代流行的副葬明器,具有口缘部颈短的特点,并有荷花峰模样盖顶的盖子。

朴光佑 墓所 出土遺物

朴光佑 墓所 出土遺物
是把朝鲜中宗时期的文臣荜斋朴光佑(1495∼1545)的墓地从京畿道坡州郡条里面鰲山里移葬到清原郡南二面秀垈里的时候出土的所有遗物。

棺廓的材料是用香木制成的,是内外双重棺,棺的上面宽下面窄,采用了典型的上宽下窄形态,几乎没有腐烂,保持了原形。

内棺的底部铺有大小适中的木板,是用火穿了七个洞的七星板,引人注目。

内棺长250.5厘米,宽69.6厘米;外廓长280厘米,宽95厘米。在尸体的脚底有5个青铜铃铛,表面没有任何装饰。铃铛长2.3厘米,直径为2.6厘米。

白瓷小壶推测是朝鲜时代流行的副葬明器,具有口缘部颈短的特点,并有荷花峰模样盖顶的盖子。

柳桂和 家屋

柳桂和 家屋
柳桂和的家宅是建于朝鲜高宗3年(1886)的韩式房屋。

建筑的构造以2间厅堂为中心,左边有厨房和对面屋,右边有带后屋的里房、衣房、厨房和谷房,是正面6间、侧面3间的呈 ㄷ 字形的瓦房。在这座瓦房对面以带有里屋和廊房的两间厢房为中心,
还有左边带厅堂和谷房,右边带厨房和正房的正面6间,侧面2间半呈ㄱ字的厢房。整体建筑呈ㅁ字形,里房比厢房高。

这座家屋的特征是单椽屋檐合阁屋顶的瓦房,没有中门。 现在柳桂和住在这里。

李恒熙 家屋

李恒熙 家屋
李恒熙的家屋是建造于朝鲜哲宗12年(1831)的韩式房屋。

建筑的构造以2间厅堂为中心,左边有1间带有套间的对面屋和后屋,右边是带套间的正面5间、侧面3间的呈ㄱ字形的里间,里间里面有里屋、衣房和厨房,里间前面有带大门的呈一字的9间粮房,还有以1间厅堂为中心,左边有套间的对面屋,并带有厢屋和前廊的的正面4间,侧面2间构成的厢房。现在的厢房是30多年前建造的。

里间是由单椽屋檐合阁屋顶构成的瓦房,现在李恒熙一家住在这里。